日期:2025/2/21
来源:承登教育
小儿推拿是中医外治法的一部分,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,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,推拿按摩小儿身体特定穴位,调整脏腑、调和阴阳,治疗小儿发烧、腹泻、遗尿、咳嗽、便秘等疾病的手法。小儿推拿具有见效快、疗效好、痛苦少等特点,广泛受到家长的欢迎和信赖。
作为中医推拿的一个分支,小儿推拿具有以下特点:
手法特点
小儿推拿手法要求轻快、柔和、平稳、着实。常用手法有推、揉、运、按、掐、摩、捏、捣、捏挤、拿、振、搓、捻、摇、取痧等10多种。
复式手法是小儿推拿所特有的,常用复式手法有:黄蜂入洞、黄蜂出洞、按弦走搓摩、龟尾七节、摩腹揉脐、水底捞月、清天河水、打马过天河、苍龙摆尾、凤凰展翅等等。
适用症状
中医小儿推拿可适用于以下小儿病:
1.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病症是小儿推拿的优势病种。如腹痛、腹泻、腹胀、呕吐、厌食、便秘、中暑、感冒、发热、咳嗽、慢性扁桃体炎等。尤其急性功能性腹痛、腹胀、伤暑、发热常常推拿后立竿见影,取效迅速、深受患儿及家属认可。
2.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的推拿法在儿科诸多病症中均能取效,可作为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之一。在治疗实证、表证时手法可稍重些,达到发汗、祛邪、泻实之目的。
3.小儿“脾常不足”,在临证时不忘顾护脾胃。脾胃之气旺盛,疾病易趋康复。因此,治疗上在选用疾病基本方时常常配合补脾经、揉板门、运八卦以健脾助运。
4.2岁以上体实的小儿在发热、伤暑、腹痛、吐泻时,及时给予脊背刮痧法效果更尤,取效更快,不必拘泥于急重时用。借助牛角刮痧板、生姜油,掌握合适的手法和力度,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。
改善体质
除了疾病调理,中医小儿推拿还有改善体质的作用。 中医认为,6岁以前是小儿改善体质的最佳时期,小儿推拿通过对小儿特定穴位点按推拿,能有效改善儿童体质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小儿不生病时,做保健推拿可以促进生长发育、增高益智、提高免疫力、预防疾病,让孩子达到少生病。保健推拿每星期两到三次即可。
小儿病好后,因用药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,不想吃饭或体虚盗汗,免疫力低下,推拿可以帮助尽快恢复体质,增强免疫力以免再次生病,减少小儿吃药打针的副作用。
承登教育中医药适宜技术针灸推拿班,即将在3月、4月、5月开展针灸推拿培训课程,本次课程在以往课程基础上做了重要升级,除了原定的人体经络穴位知识、常见推拿手法实操教学等,还加入了中医小儿推拿的内容。
主要包含:小儿推拿概述,小儿推拿手法与技巧,小儿推拿穴位详解,小儿推拿治疗常见病(小儿夜啼、发热、咳嗽、小儿泄泻、湿疹),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保健作用、发展趋势等。
口罩时期过后,我们身处的健康环境愈发复杂,每年季节交替、病毒易发的时期,总会看到儿科爆满、小儿病集中出现的新闻,家长对孩子的健康也愈发关注。
中医小儿推拿不打针、不吃药,可用于日常调理、改善体质,可以说是很多家长的“救命稻草”,掌握小儿推拿技术,无论是用于家庭保健,亦或是提供相关服务,都有着不错的前景。